收藏
评级

惠誉:确认中国人寿(02628.HK)“A+”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展望“稳定”

作者:惠誉评级 2023-10-10 16:26

本文来自“惠誉评级”。

10月10日,惠誉评级已确认中国人寿保险股份有限公司(中国人寿)的保险公司财务实力(IFS)评级为‘A+’(强劲)、长期发行人违约评级为‘A’,展望稳定。

此次评级确认,反映中国人寿的独立信用状况为'a+',基于其风险资本水平稳定、财务表现稳健但面临挑战且公司状况“非常良好”。评级亦反映了中国政府(A+/稳定)对中国人寿的所有权。

关键评级驱动因素

国家所有权:惠誉认为,中国政府对中国人寿的所有权为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的正面考虑因素。惠誉相信,中国政府在困难时期为中国人寿提供所需财务或运营支持的可能性较高。鉴于财政部通过中国人寿的大股东中国人寿保险(集团)公司(由财政部持股90%)对前者持有效所有权,且中国人寿拥有庞大的保险客户群及在中国保险业占据重要地位,若中国人寿的独立信用状况承压,惠誉预期政府支持将予以缓解。

资本水平“强劲”,杠杆率低:2022年末,按惠誉Prism模型衡量,中国人寿的风险资本水平维持在“适中”级别,但其风险资本缓冲空间因权益投资持续增加和资本水平削弱而有所收窄。截至2023年上半年末,中国人寿的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达140%,为一流寿险同业中最强;其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持续稳定在204%的强劲水平(截至2022年末为207%)。

惠誉预期,依据中国人寿于2023年1月1日实施的《国际财务报告准则第17号》(IFRS 17)会计准则,中国人寿以惠誉Prism模型衡量的资本水平将有所改善,因为惠誉或将税后合同服务边际(CSM)视作可用资本的一部分。若将净合同服务边际作为权益资本的一部分,则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依据IFRS 17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财务杠杆率低于依据原有会计准则计算得出的财务杠杆率(7.3%)。

财务表现稳健:惠誉评定中国人寿的财务表现为“强劲”,并认为该公司的新业务价值将因其稳定的业务重心而有所改善。2023年上半年,该公司新业务价值同比增长19.9%,按首年年化保费计算的个险渠道的新业务价值率保持在30.2%的稳定水平,但仍高于部分中国主要寿险同业。受经济不确定性背景下消费者需求的推动,通过银保渠道销售的趸交储蓄型产品强劲增长。由于此类产品利润率低于保障型产品的利润率,因此2022年该公司的整体新业务价值率低于2021年水平。

2020至2022年间中国人寿的平均净资产收益率为10%(2022 年为7%)。2022年净利润下降,是由于股市下跌导致投资回报下降,加之对远洋集团控股有限公司的权益投资出现经营损失分担及减值损失。中国利率下降和保障型产品销售疲软可能对中国人寿的盈利能力构成挑战。

风险资产敞口扩大:2022年末,经对分红寿险业务的损失分担进行调整后,中国人寿的高风险资产敞口(主要是股票、权益类基金和权益类投资)为其股东权益合计的2.4倍(2021年末为1.8倍)。这远高于惠誉对保险公司财务实力评级为‘A’级別的寿险公司的评级指引要求。该公司权益投资敞口高企令其盈利能力和资本水平容易受到股市波动的影响。此外,截至2022年末,中国人寿持有的广发银行股份有限公司(发行人违约评级:BB+/稳定)股权占中国人寿股东权益合计的22%,这令其面临单一公司投资集中度风险。

公司状况“非常良好”:惠誉评定中国人寿的公司状况为“非常良好”是基于,相较于中国其他寿险公司,中国人寿拥有“非常良好”的业务状况及“中等/良好”的公司治理。该评定考虑了中国人寿“非常良好”的业务规模、领先的市场地位、多元化的业务线和强大的销售能力。尽管中国人寿的代理人数量从2022年末的668,000人稳定至2023年上半年末的661,000人,但该公司仍拥有最大的个险业务代理人队伍。

评级敏感性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负面评级行动/下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股权结构发生显著变化以致财政部丧失对中国人寿大股东的控股权;

- 惠誉认为中国政府为中国人寿提供支持的意愿减弱,或中国人寿对中国寿险行业的重要性有所下降。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下调中国人寿的独立信用状况的因素包括:

- 惠誉计算的风险资产指标持续上升;

- 以惠誉Prism模型衡量的中国人寿的资本水平大幅下降;

- 财务表现持续趋弱。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采取正面评级行动/上调评级的因素包括:

- 中国主权信用评级被上调。

可能单独或共同导致惠誉上调中国人寿的独立信用状况的因素包括:

- 以惠誉Prism模型衡量的中国人寿的资本水平持续改善;

- 中国人寿的公司状况显著改善,包括地域多样化拓展至海外市场,且维持强劲的财务表现。

收藏
分享到:

相关阅读

最新发表